四川省、重庆市同步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

5月16日上午,在成都太古里、重庆南岸区南滨路弹子石广场两大城市地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步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

活动期间,四川将面向重庆市民提供60万张免费景区门票,包括峨眉山、乐山大佛、三星堆博物馆、西岭雪山、巴山大峡谷等100余个知名景区。四川市州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重庆游客的优惠措施。如南充市所有A级收费景区门票对重庆游客一律实行5—8折优惠。甘孜州勒通古镇-千户藏寨针对重庆游客两年内全免费。乐山、绵阳等地部分景区将减免重庆游客的停车费、讲解费等。重庆将推出73家旅游景区向四川籍游客提供60万张免费门票,其中包含大足石刻等9家5A级景区,50家4A景区。部分景区还在交通、娱乐项目方面给予四川籍游客提供不同程度优惠。四川、重庆所有优惠景区均实行“限量、预约、错峰”游览。

四川专门推出了重庆游客喜爱的5大文旅产品和10条精品线路。

五大产品包括:

世界遗产观光体验、高原生态观光体验、森林避暑康养、藏羌彝文化体验和乡村民俗体验。

10条精品线路是:

成渝高铁旅游线、九环世界遗产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G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旅游线、古蜀文化探秘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将帅故里红色旅游线、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长江黄金水道旅游线、长征丰碑红色旅游线。

重庆也针对四川游客推出魔幻都市、壮美三峡、世界遗产、温泉养生等4条精品线路。

魔幻都市之旅中,游客可看到“飞机、汽车、轻轨、索道、轮船、步行”等六种出行方式同框的魔幻场景,体验上天入地,翻山越岭的魔幻之旅;壮美三峡之旅中,可乘坐世界最豪华的内河五星级邮轮从重庆朝天门启航,饱览重庆“一岛两江四岸”的璀璨夜景;世界遗产之旅中,游客可在大足观赏中国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艺术,一览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最后,在重庆全境体验特色各异的养生温泉,让身心都得到久违的放松。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营地与自驾游协会现场发布了川渝自驾游十大精品线路。沿武隆自然遗产3日自驾游线路,可探访东方瑞士“仙女山”,一睹地质奇观“天坑地缝”,观赏地下艺术宫殿“芙蓉洞”。寻找心中桃花源线路将带领游客沿着“成都—南川—濯水古镇—酉阳—桃花源(5A)—成都”线路寻觅《桃花源记》原型地、感受“武陵之魂”、“绝壁音符”“峡谷仙境”魅力。这些线路既保留传统风景道,又体现自驾游景观,为成都广大自驾游爱好者周末驾车前往重庆提供更多选择。同时,重庆市自驾旅游协会发布了川渝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包括邂逅最美神山、打卡网红景点、探秘川西绝美秘境等,每条线路各具特色,并涵盖了四川毕棚沟、稻城亚丁、九寨沟、都江堰、若尔盖草原等精品旅游景区。

(来源:四川文旅厅)

安逸四川、网红重庆占据西部文化产业供给和需求两极

中国西部文化指数(2019)出炉

四川居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第一

重庆居西部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第一

安逸四川、网红重庆占据西部文化产业供给和需求两极

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发布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指数(2019)显示:四川居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第一、重庆居西部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第一。安逸四川、网红重庆占据西部文化产业供给和需求两极。

该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分为“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中国西部文化消费指数”两个指标,目前已连续发布3年。2019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对2019中国西部文化指数进一步优化调整,在扩大市场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出的“2019中国西部文化指数”综合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新冠疫情之后西部文旅产业的复苏和文旅消费的重振提供政策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院长宋洋洋在对此次发布指数成果做深度解读中指出:

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9)结果显示,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进一步缩小。四川高居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第一,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陕西、重庆、内蒙古、广西。生产力分指数方面,四川高居首位,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陕西、重庆、广西、云南;影响力分指数方面,四川居首,其次是陕西、内蒙古、重庆、云南;驱动力分指数方面,重庆排第一位,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广西、宁夏、内蒙古、青海。由此可见,四川在影响力指数上领先较多,但是产业环境上有待提升。

中国西部文化消费指数(2019)结果显示,总体来看,西部地区文化消费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由去年的3.6%缩小至2.9%。重庆位居中国西部文化消费综合指数首位,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陕西、四川、内蒙古、青海。文化消费环境方面,重庆排名位列榜首,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云南、西藏、陕西、四川;文化消费意愿方面云南位列第一,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四川、陕西、重庆、青海;文化消费能力方面,重庆排名第一,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省市分别是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文化消费水平方面,重庆排第一,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省市分别是陕西、四川、宁夏、青海;文化消费满意度方面,重庆位居榜首,前五名其他省市依次是四川、西藏、广西和云南。从分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文化消费意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最大,其他分指标按差距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文化消费满意度、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能力。

从城乡分布角度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差距比上一年略有扩大,五个分指标城镇均高于农村,其中文化消费能力差距最大,其他按差距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满意度和文化消费意愿。从性别角度看,西部地区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男性得分略高于女性。从年龄角度看,西部地区26-40岁居民是文化消费主力,无论是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还是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从学历角度看,西部地区不同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上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人群最高。

根据2019中国西部文化指数的相关测算数据,专家指出当前西部文旅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已初步形成以川、陕、渝为龙头的产业布局。纵观2017-2019三年的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指数,虽排名略有变动,但四川、陕西、重庆三省市一直位列三甲,其中四川连续三年位居首位;同时,2017-2019的中国西部省市文化消费指数中,四川、陕西和重庆也始终排在前列,其中重庆连续两年位居第一。西部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四川、陕西、重庆两省一市为第一方阵的产业格局,安逸四川、网红重庆代表了西部文化产业供给和需求两极。

二是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趋势进一步凸显。尤其在文旅融合产品和业态上,文娱消遣型旅游已经超过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成为西部占比最高(56.0%)的旅游类型;超过半数(53.0%)的西部消费者希望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文化体验;西部消费者购买旅游纪念品最看重的两项分别是设计感(74.3%)和文化内涵(56.1%);有61.6%的消费者希望在旅游演艺方面更加注重挖掘特色文化内容。

三是从文旅消费特点上看,文化产品内容质量的提升成为西部消费者重要诉求。图书、期刊和杂志,电影,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活动等领域诉求最为明显。网络音乐和网络直播成为西部增长最快的网络文化活动,契合了消费者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需求。此外,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渠道和载体。

四是文化消费优惠政策影响力日益扩大,50.4%的西部消费者都享受过相关的政府文化消费福利。最受欢迎的文化消费补贴形式是打折卡(56.0%)和储值卡(51.5%);最受欢迎的措施是财政补贴(61.3%)和推出系列文化惠民活动(58.6%);最希望政府补贴的文化消费领域是图书、报纸、期刊(45.0%),广播电视(44.7%)和电影(44.3%)。

五是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水平及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和全国存在一定差距,文化产业的资源转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文旅金融创新、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对外文化交流等文化产业生态环境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 

在以上指数评估基础上,课题组对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金融扶持、有序推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精准施策,加大文化消费补贴力度、促进文旅消费回补增长;借势新基建,积极引导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支持四川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推动四川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重点发展“文化+”新业态,激发文旅新动能;以四川文旅产业重点项目为载体,创新资源组织形式、文旅商业模式和创新要素聚合,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背景材料:中国西部文化指数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分为“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中国西部文化消费指数”两个部分,至今已连续发布三年。

其中“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产业生产力指数、产业影响力指数和产业驱动力指数构成,既充分反映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要素投入和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又能够从产出的角度和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综合评价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和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

 “中国西部文化消费指数”则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满意度五个方面全面测度西部地区文化消费发展情况。能够较为客观反映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居民倾向于文化消费的程度、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实际购买力、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数量以及消费者对文化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的评价。

这两大指数的持续发布,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综合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发展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未来趋势,直观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优势和短板,科学、准确反映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文化消费的工作效果与成绩,同时对文化消费指数的研判分析能够为文化产品及服务提供者进一步理清地区文化消费需求与结构性偏好,加强信息反馈,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今天发布的2019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是在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扩大市场调研数据后的测算成果,综合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和四川省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既形象显示出当前西部文旅产业布局、文化产业生态环境、文旅融合趋势及文旅消费特点,同时也客观反映西部各省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环境、政策、市场短板,将为我省应对新冠疫情制定文旅产业政策,助推四川文旅产业的复苏和文旅消费的重振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来源:四川文旅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