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故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梁平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孟浩然故居建于1923年左右,穿斗式结构,为川军抗日将领孟浩然的故居。
孟浩然曾是国民党时期的一名副军长,与樊鹏举是一个部队,曾共同抗日。
孟浩然故居系四合大院,木质结构,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1500㎡。
大院前设朝门,属典型的传统民居房,房屋门窗、椽子、地板都雕刻着人物、花、马等图案,构图精致,形象逼真。
院外墙体由青砖筑成,青砖墙体窗由石灰堆塑成西洋式,枋上有彩绘,朝门上方有封火墙。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654101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虎城猫儿寨(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战斗遗址、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梁平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先后战斗于此。
1927年,由石子安发起在猫儿寨天池寺小学校建立梁山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虎南乡党小组。
同年7月,辗转到虎南大赤区的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在梁山县党组织的配合下攻打猫儿寨,拟建立革命根据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3654101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邓平寿党性教育基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梁平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以全国“双百”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邓平寿同志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对邓平寿先进事迹和梁平红色革命历史进行全方位展现。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3222818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规划展览馆(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梁平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设有序厅、城市变迁展区、智慧梁平展区、总规展区、生态展区和专业专项展区等。
梁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城市规划产城景融合,在梁平规划展览馆立体展现湿地润城、田城交融的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蓝图。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81171538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梁平博物馆(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梁平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梁平区重大文化项目,以展示梁平历史文化和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场景、实物为主分单元介绍梁平历史沿革、物产和梁平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等。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3652986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黄家镇红色旅游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彭水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黄家镇红色旅游基地,先参观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
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又名黄学珍三合院,红三军第七师机炮连驻地旧址,建于1911年。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冒雨攻打彭水县城,进入黄家坝区。
当时,当地的老百姓还不了解红军是怎样一支部队,加之反动派的宣传,都躲了起来。
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推开黄学珍家生火做饭,烧了几根柴火,用了几根大葱,吃了半坛咸菜,临走时,留下6升黄豆作为补偿,并留下一张字条贴在门板上,传下了“军民鱼水情”的佳话。
黄学珍回家后,看到字条,捧着黄豆感慨万分,于是买来门神盖住字条,年复一年精心保护。
1958年,黄学珍将带有字条的门板锯下,辗转移交至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参观完红军历史陈列馆,然后来到红军街 黄家镇红军街始建于清嘉庆时期,占地面积50亩,全长300余米,其中52幢民居共列连排,是彭水县保存最完好的特色古民居,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
1934年,贺龙、关向应带着红三军转战川鄂边区路过彭水,将临时司令部驻扎在此。
1949年,解放大西南战役中, 解放军在彭水境内英勇奋战,留下了马头山遭遇战、笔架山白刃战、黄家坝狙击战等悲壮的故事,惨烈的战斗场面,至今遗迹犹存。
黄家坝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习所坐落于红军街,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开课,搭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平台,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弘扬红船、红军、红旗精神,传承创新、奋斗、奉献的红色基因。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78452022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红军渡(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彭水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南渡沱是乌江流经彭水县城的一个重要渡口,该渡口扼守乌江两岸及公路要道,是城区过江的必经之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5月8日,贺龙、关向应率领三千多名红军指战员攻占彭水县城,5月10日,红三军由南渡坨强渡乌江,率部队由此过江向黄家坝进发,到贵州沿河开展革命活动。
为了纪念红军,该渡口改称为“南渡沱红军渡口”。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78840028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秀山烈士陵园(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秀山烈士陵园位于官庄街道乜敖居委会,1954年原建在老县城东1公里的七星村,占地面积 5109平方米,陵园中建有烈士纪念碑一座,有革命战争年代、清匪反霸斗争、抗美援朝战争、保卫祖国边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的烈士墓46座以及纪念馆陈列室等。
陵园虽于1963年、1971年、1982年、1983年四次整修扩建,但面积仍然显窄小,难以满足群众瞻仰、祭悼先烈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004年1月,县政府在官庄镇乜敖村重新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于2005年清明竣工。
新建的秀山烈士陵园,青山叠翠、苍松葱郁,芳草碧茵。
占地面积30.5亩,建筑面积480平方米。
主体工程有迁至的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楷书:“革命烈士纪念碑”六个镏金大字。
碑高24.1米,梯步台阶自公路至山顶碑体平台217步,碑体下有6座红军墓以及169平方米的展厅和陈列室。
室内,安放烈士骨灰373个。
其中有在秀山剿匪中牺牲的罗秋田、宋建刚、栾进刚、陈光祥,1963年7月8日在秀山北门桥抗洪抢险中牺牲的驻秀7822部队班长万义洲,1976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谢天华、黄中军等13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烈士。
秀山烈士陵园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巴盘苏维埃政权红色政权遗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巴盘苏维埃政权纪念碑位于清溪场镇三合村大龙组祠堂边。
巴盘苏维埃政权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苏维埃红色政权之一,1999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此建立巴盘苏维埃红色政权纪念碑。
碑正面竖刻黔江军事部政委胡治文题“巴盘苏维埃红色政权纪念碑”行书,基座正面竖刻巴盘苏维埃红色政权简介。
1934年3月,由贺龙同志派红军战士黄治安等回家乡组建了游击队,黄治安任队长,队员有廖怀忠、卢显富、吴世安、廖胜前等20多人,有长短枪十多支。
这支游击队以“防匪防盗,维护治安”的口号为掩护进行抗丁抗捐、打富济贫的革命活动,巧妙地战斗在距县城八公里的平坝地区。
当年8月成立了巴盘乡苏维埃。
主席黄治安,副主席卢显富,委员廖胜前等。
1935年秋,在廖家祠堂召开了盛大的农协代表大会,贵州、湖南等省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巴盘苏维埃和游击队与当地穷苦人民一道,与秀山西路团防头子杨卓之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37年黄治安被杨卓之杀害于清溪场。
巴盘苏维埃是秀山土地革命时期坚持时间最长的红色政权。
巴盘苏维埃政权纪念碑是秀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备注

开放式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红军洞、红军桥(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红军洞位于雅江镇江西村车田组,为一自然洞穴,是原红军黔东独立师政委段书权养伤的地方。
1984年秀山县人民政府将此洞命名为“红军洞”。
1934年11月中旬,黔东独立师在完成策应红二、六军团主力东征湘西的战略任务之后,经过沙子坡、梵净山等激烈战斗,突破敌人的围追堵击,于11月25日进入秀山县境的双锋、兰桥等地。
后在邑梅遭遇敌人攻击,中国工农红军黔东根据地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委段苏权身负重伤,由通讯班长李通珍背到安全地带。
师长王光泽率独立师继续东进,天黑抵达乜驾附近的石号坡,又遭到当地民团麻秀臣部的拦截。
天下着毛毛细雨,在天昏地暗中展开激战,在团长马吉山的掩护下,师长王光泽率部在荆棘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当晚进秀山雅江,半夜到达化溪,团长马吉山和担任掩护的一个排全部壮烈牺牲。
26日,段苏权随队转移至雅江车田村,与部队失散,伤势过重晕倒于谢家坡田埂脚,生命垂危,27日早晨,当地土家族农民李木富将段苏权背至其屋前灵官庙救治,两日后为安全又乘夜将他藏于此洞。
李木富夫妻冒着生命危险每日为段苏权求医送药,精心养护,历时月余。
此地乡邻苏士华、李木材等人也给予多方关照。
伤势好转后又护送其出境。
后段苏权同志几经周转终于找到部队。
1984年段苏权同志重返故地,又寻到了李木富等三位“红军的亲人”。
红军桥,长期以来,段苏权从来没有忘记革命老区人民,更是惦记自己的救命恩人,经常托人问候李木富,有什么要求,而李木富施恩不图报,只要求他,能不能在村前的丰田河上架 一座桥。
于是,由段苏权出资,丰田村村民献工、献料,在丰田河上架起了一座水泥混合、鹅 卵石桥,后来群众就把这座桥叫做“红军桥”。
如今,在秀山土家苗寨,“红军洞”、“红军桥”、“红军的亲人”李木富的故事,成了 全国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红军洞、红军桥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备注

开放式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