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隘口镇百岁村彭家寨组,是一幢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四合院古建筑,因前面有两道龙门,故称“二道龙门”。
1934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红六军团作为一方面军长征先遣队突围西征,转战湖南,9月20日进入贵州,10月17日行至石矸甘溪,遭到桂系军阀廖磊部阻击,激战失利,参谋长李达率49、51两个团部机关和一个机枪连突出重围,肖克率红六军团主力在击溃湘、桂、黔敌的堵截后,于10月20日进入印江。
贺龙部由于没有电台,他从敌伪报纸上得知红六军团失利,心急如焚,急派出三只部队寻找接应红六军团,在寻找红六军团的过程中,曾在隘口镇百岁村进行过短期休整,以二道龙门作为临时司令部,贺龙同志住在正堂屋。
红军在这里书写张贴革命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
贺龙军长鼓励坝芒游击队员和苏维埃成员要发展壮革命组织,坚持斗争,巩固革命根据地。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备注

开放式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红三军倒马坎战斗遗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红三军军倒马坎战斗遗址位于隘口镇坝芒村长五间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为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进军秀山开展倒马坎战斗的地方。
1986年7月,县人民政府在倒马坎的庙董建纪念碑一座。
原红三军九师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碑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倒马坎战斗纪念碑”。
1934年6月,红军决定建立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
倒马坎是贵州至秀山的咽喉要道,为阻止红军从贵州甘龙进入秀山县境,秀山西路团防头子杨卓之拼凑起了1000余人的“剿共精选队”,从隘口观音山脚的马尿洞至平阳盖断头岩下的革蛇,长约40华里的山坡险道上,挖战壕、修工事、筑碉堡,构筑防线,号称“万里长城”。
贺龙在与红七师师长卢冬生研究进军秀山方案时,认为倒马坎可以做为突破口。
1934年8月30日拂晓,贺龙亲自策划,由红七师师长卢冬生率领700余人由贵州松桃县的火烧桥出发进入秀山县境的猫儿洞,兵分两路包抄倒马坎,一路经干溪槽占领倒马坎左翼制高点,一路顺山梁上芦稿坪占领倒马坎右翼制高点,对倒马坎形成钳形攻势。
当天正逢坝芒赶场,红军冉瑞才的一排战士化装成百姓混入人群,出其不意冲进敌人的前哨指挥所,一枪未发生擒守敌,占领狮子背。
下午4时,伏击的红军战士对空鸣枪,疏散赶场群众,冲过坝芒街,直逼倒马坎,经过激战,将守敌打得落花流水,杨卓之下令撤退,守敌夺路逃命,红军乘胜追击,战斗结束时天色已黑。
第二天,红军主力直捣杨卓之老巢——平所和新院、白沙、龙凤以及坝芒等地,抄了杨卓之等土豪的家,捣毁了敌人的通讯电话线。
杨卓之荒忙逃进秀山县城。
倒马坎战斗,打死打伤敌人多名,俘敌40多人,获枪30余支,一举突破杨卓之的所谓“万里长城”,打通了贵州至秀山的通道。
倒马坎战役为黔东特区根据地斗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这次战役,红军牺牲两名战士,被当地群众分别埋在气坑坡和硝田两处。
红军倒马坎战斗遗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备注

开放式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洪安西南服务团陈列室(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西南服务团陈列室位于洪安古镇老街,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0.5亩,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楼上有2间陈列室,楼下3间陈列室。
1949年夏,渡江战役胜利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受命解放大西南。
出征前,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从中央和老区选调一批新闻、邮电、财经、公安等方面的干部,同时招收上海、南京的大中学生、青年职工,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经过近3个月的汇合、整编和集训学习,1949年10月,西南服务团16000余人整装出发,随同二野解放大军西进。
1949年11月,秀山解放后,西南服务团留下一个支队带领秀山人民群众建设政权、剿匪征粮、减租退押、土地改革、恢复生产。
西南服务团陈列室为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76629008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洪安“二野”前委驻地旧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秀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洪安“二野”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秀山县洪安古镇老街东端。
旧址为一楼一底四合院古式建筑,共有两厅八个房间,楼下是参谋长李达和政治部副主任张际春的住室,楼上是邓小平、刘伯承的住室。
1949年11月6日,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一○六团先头部队从湖南花垣县抵茶洞,在两岸百姓的协助下,用木船改装成简易渡船,在重机枪强大火力的掩护下,20多个搬运工人撑着船,载着数十名解放军战士向洪安码头边打边进,洪安守敌一触即溃,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就宣告结束,解放军胜利进入川东南第一镇——洪安。
刘邓首长率领二野前委、二野司令部进入洪安后,驻扎在当时的复兴银行。
当晚,司令部用柴油机发电,满街灯火通明,刘邓首长走上街头,亲切看望了当地的父老乡亲。
洪安“二野”司令部驻地旧址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76629008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赵世炎故居(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酉阳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龙潭赵世炎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展现红色革命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的经典景区。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75312067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万涛故居(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黔江区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位于冯家街道办事处桂花居委桂花树,处于冯家集镇,四周为民居。
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委、洪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万涛烈士的故居。
室内现有陈列品及图片展厅,用于对外开放。
万涛故居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典雅,作为名人故居,既有革命纪念意义,也是研究黔江木结构民居建筑的典型材料。
2004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否对外开放:否

游客咨询电话:023-79422023

备注

正在提档升级,暂未对外开放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三星红色教育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石柱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三星乡是石柱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诞生了石柱县第一个党支部,产生了张承燕等众多革命斗士,拥有三星乡红色教育中心、中共三根树支部旧址、川鄂边游击队曾家会议旧址、黄草坪战斗遗址、张承燕故居、张承燕墓等景点,是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教育、科普研学的主要阵地。
(备注:适宜开展自驾游)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85000088

备注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双河乡余坪村城万红军指挥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城口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11月到1930年初,川东游击队李家俊部队在此成立“福堂”招兵习武,多次与国民党地方军队余前江等部进行战斗。
是研究和传承近现代史及进行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点。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9220705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坪坝大梁(红三十三军军师团指挥部旧址)(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城口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红三十三军军师团指挥部旧址(龚家院子)位于坪坝大梁,是我县重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地。
1934年5月,红三十三军在此设前沿指挥部,军长王维舟在此指挥各团作战。
同时,坪坝大梁海拔1097—1205m,年平均气温13.8℃,夏季平均气温仅25℃左右,有千亩茶园,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深厚。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023-59220705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

巴山红乡教育实践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区县:重庆 城口县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简介

巴山红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位于城口县庙坝镇,占地1500余亩,设施设备齐全,是集吃住玩学为一体的产业链,可同时接待8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年接待量10余人次。
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背景,将川陕红军革命事迹、红色文化、乡村体验和红色旅游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出数套集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探访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重走长征路等课学手段开展爱国实践教育。

是否对外开放:是

游客咨询电话:15084437645


特别提示:具体内容以旅游景点景区最新通知为准。

(整理自重庆文旅委)